账号详情
我的收藏
我的学习
我的主页
退出登录
大多数在第三方平台的卖家,在业务做到一定程度后,希望可以开辟出新的渠道。卖家在第三方平台上,店铺之间的竞争更多体现在单品之间的竞争上,卖家可以通过平台广告在短期内将销量提高。
但是如果不能沉淀这部分的流量,就很难形成真正的长期的竞争力,大规模砸钱引流的用户本身对品牌认知度并不高,更多的是一次性买卖,难以实现持续性复购。所以,要想沉淀这些流量,要让消费者对自己有品牌认知,独立站成为了不错的新载体,而DTC品牌出海也成为了大部分制造商的新愿景。
品牌观念在19世纪得到了发展。随着生产商扩大产品线和提供更多竞争产品,商业界采用了品牌概念,以将其包装好的产品与其他竞争产品区分开,其目的是为了品牌独特性以及建立各自的私域流量。
品牌想要被消费者熟知,离不开精细化的运营模式。大部分的卖家因为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,无法真正表现自己的品牌优势;以及无法积累自己的客户资源和粉丝,是因为没有用采用品牌的思维去运营自己的品牌。
大部分平台卖家只会去思考,应该如何提升流量,提升店铺转化率,拉开店铺之间的竞争。这是典型的“卖货郎”思维方式,忘记去思索品牌的长期发展以及如何让顾客进行多次复购,品牌思维才是获取长期收益以及稳定发展的方式。
而做品牌独立站是为了输出一致的价值观和策略,提高消费者品牌认知。
海外消费者与中国消费者不同的是,很多人在选择购物的时候并非倾向于大型第三方购物网站,相反偏向去一些小众的品牌独立站。
根据尼尔森系数据显示,大部分欧美国家,国际自有品牌化率达18%-45%,而中国市场仅为1%。相比三方平台电商,独立站依靠自有品牌吸引消费者,海外消费者对自有品牌接受认可度更高,这也为独立站品牌化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发展环境。
这也是为什么独立站在海外有生存空间,而国内却没有。随着独立站铺货模式的日益衰弱,海外无数个DTC的成功案例,中国品牌也正式开始出海的新浪潮。
品牌出海是大势所趋,但是从独立站早期的铺货再到现在铺天盖地的DTC宣传,我们似乎进入了大跃进时代,前一年还在大谈特谈Shopify+Facebook的广告流打法,今年却开始直接开启了“亩产1万8”的卫星宣传路线,似乎我们可以毫不费劲的从铺货心态迈入到有“匠人精神”的品牌思维。
殊不知,在整个大环境和媒体宣传的影响下,我们在独立站上出现了严重的发展断层。这个断层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从铺货到品牌,我们似乎缺少了一个发展环节- 精细化运营。
独立站真正的历史起步很早,甚至早于亚马逊开放中国卖家入驻,但真正让独立站进入大众视野的,却是近几年的铺货模式。
再反观亚马逊平台的发展,早期是粗放式的铺货模式,接着进入到需要精细化运营的精铺精品模式,再接着,大家都在学习从具备品牌思维的Anker。 从亚马逊的运营模式发展上,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的发展轨迹。
(在铺货时代,偶尔出现一个具备品牌思维的Anker在运营上进行降维打击,就成就了如今亚马逊行业内的翘楚公司,但是它的存在并不影响大的规律进程)
虽然说独立站和平台站玩法不同, 但是在发展规律上,却是大同小异,都是时代下的产物,虽然发展的速度不同、启动顺序不同、但都遵守了同样的商业法则和市场规律。
从这个市场规律下,我们不难看出来,独立站发展所缺失的那一层发展,正是精品运营,正是精细化运营!
独立站卖家想要真正进入到DTC品牌,精细化运营是必不可少的步骤,针对我们的网站、产品、详情页、对外宣传的内容、品牌形象,做长期的规划及运营,使大众对品牌形成从点到面的认知。
这种打法需品牌卖家在流量方面愿意花更多的耐心投入、注重组合营销,且不急于看眼前的或某个广告组的回报率。卖家需要做得是将原有的“流量思维”转变为“品牌思维”。大部分转型做独立站的卖家都还是以铺货的模式进行卖产品,想要真正转型成为品牌性质的独立站,必须要有精细化的运营模式。
而精细化的运营思维,又来源于我们对品牌概念的理解及深入。愿每个独立站的卖家,都心存品牌思维,手握精细化运营方法,真正实现从思维再到方式方法的落地执行。
为了给广大独立站卖家带来更完整的品牌独立站学习体系, 优乐出海规划了一系列独立站精细化运营的线下课程, 包括:
独立站品牌战略培训
Facebook广告-Facebook广告增效降损
Google广告-谷歌广告旺季增效进阶训练营
Google SEO-谷歌搜索引擎优化SEO进阶培训
网红营销等专项培训-独立站精细化运营年度大课
本文经授权发布,不代表优乐出海立场。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
我们建了跨境电商交流群,里面不乏很多经验卖家,扫码回复“加群”,拉你进群。
目前30万+人已关注加入我们
相关标签